2008年2月28日 星期四

活潑建築之旅第九站_台灣科技大學


2007年12月28日晚上,來到基隆路旁的台科大。

首先要感謝黃聖傑老師替我安排這場演講,也謝謝吳明修老師讓我參加專題演講這堂課,以及廖婉筎助教和另一位神祕男助教的諸多幫忙。

從未到訪過台科大,因為當天早到,所以就到該校學生餐廳用餐。用餐處是美食街的型態,有做裝潢,雖稱不上impressive,但比東海、銘傳的餐廳而言,顯而易見國立的學校經費多些,空間的品質有差。但反過來比比國外大學的學生餐廳,又有點俗氣而不見空間的氣質(我曾到訪Utrecht大學Koolhaas做的Educatorium的學生餐廳,那是另一層級的空間設計,見圖。斜板下方就是學生餐廳,在偌大的傾斜天花下,學生三五成群地用餐)。另外餐廳附近的男浴廁,裝潢的好像坊間的溫泉館,再次證明國立學校的財力。
演講的地方,在一座貝殼聽內,設備裝設不算時髦但很齊全。因為是堂課,來的人數還算多,差不多八成滿,應該五六十人以上吧。特別的是聽眾包括在學學生,也有實業界前輩。演講還算順暢,90分鐘講完,進行現場的問題互動。印象比較深刻而與之前演講不同的意見問題有二。一個來自非本科系的學生,一個來自執業界的先進。學生說第一次看到「建築可以這樣玩」做為起頭,導引到台灣目前有這樣的實例嗎?職業先進問到這樣的建築,是不是只能存在於像Foster之類的高科技建築?
雖然不同的問題,不過似乎都跟可行性有關。
關於學生的提問回應:在實際環境的考驗下,台灣目前比較欠缺這樣的研究,更稱不上有這樣的實例。因此一般人順勢用「紙上建築」來稱這些蓋不出的建築。雖說這是鐵一般的事實,無法否認,但是更重要的是「紙上建築」代表的是一種開拓未來的精神,企圖聯繫未來與現在,在目前的限制下,暫時停留在紙上,找尋建築的可能。前衛內涵的養成與實際執行的能力都很重要,兩者相輔相成,建築藝術會比較均衡發展。只有實際的繁殖量,欠缺建築思考的精神,整個都市、建築都會失色許多。
關於先進的提問回應:有實驗精神的想法,當然希冀有一天能被落實。但在那天來臨前,其實還是可以可能在許多角落中實現。例如公共藝術、或小型的方案、家具...等。在經費比較少,門檻比較低的限制下,委身在另一具軀殼上,這也是演化的生存之道。至於Foster的例子,那是成熟的機制運作所示範的範例,是另一個層級的參考目標。
會後同學們熱情買書回饋,不讓我將書又扛回家!演講費也讓我見識到「國立」的威力!跟各位分享,要演講別忘了來國立的學校喔!口袋滿滿喔!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