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修養與個性其實都會在作品的許多痕跡裡展現,
但大多數的介紹媒體裡,比較不會這麼細膩去追溯分析。
因為有更多主流的價值需要被關注
作者的個性往往隱身 而只剩作品
在很多的現實經驗裡 很差勁的人格也常常搭配非常「成功」的作品
自己也常常被這個現實世界的運作所牽絆
也常常需要面對自己檢討自己,修正自己內在與外在的平衡
我相信這樣的作為,不會只是個人修養,也會在作品上流露
另外接觸的學生也愈來愈多
雖稱為學生,其實也是社會的縮影
學生組織也不是那麼單純,各形各色如同真實社會,好的壞的品行兼具
只是帶著還略帶稚氣的臉龐
看著他們的行事風格
以及外在五光十色的各種誘惑
其實蠻感嘆
到底會有幾成最終會同時把設計功夫練好
又能真正打從心裡修養其人格呢?
看到這個影片
讓我想到個人修養的重要
面對這麼多困境時
最後每個人是如何一一做抉擇呢
大學問......
大智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