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13日 星期二

活潑建築之旅第五站_朝陽大學


透過東海學長賴怡成老師的幫忙,今天來到朝陽科技大學,有別於之前的普通大學體系,今天應該算是技職體系學校的首站。由於朝陽大學位在台中縣霧峰,約略在中午時刻,即搭著友人的便車從台北出發南下。一路上三號國道尚稱順暢,行車時速在110公里上下,約莫在三點半時抵達目的地。這是我第二次造訪朝陽,上一次是約莫是三年前,當「後設空間」出版時,應劉克峰老師之邀,做該書的簡介演講。時間過得很快,三年後再次為我的新書「活潑建築」而來,面對景致大約相同的校園與建築物,相仿的午后時刻,迎著似乎相同的高樓風,而我的腦海裡卻有深刻的感受,清楚這兩次演講之間,關於我個人建築設計思想體系的發展與演變─從Raoul的影響與啟發,以致於到近來我在電腦技術、數位思潮與生物科學領域的研究。


上禮拜輪空沒有排演講,今天講起來可能有點生疏,稍微有點不順,跟朝陽同學說聲抱歉,不過所有的該講的重點並沒有遺漏。會場上大約五六十人,適逢期中考,有這樣的人氣,我想賴老師的號召力應該扮演絕大部分的影響,再次感謝學長的安排。當我像印刷機械般,滔滔不絕地講演書本的內容,在講台的另一端昏暗的燈光下,投影的光線依稀照射出聽眾的表情,有些人認真,有些在聊天,有些打瞌睡。尤其在講演稍微不順時,我幾乎就可以聽到聊天同學的談話內容(這應該是我自己的想像,其實並沒有那麼大聲),我索性繼續專心在自己演講的邏輯推演,避免受到其他雜音的影響,演講的節奏似乎又回到了正常的速率,後半段大致在平穩中結束。


演講完,依例開放問題討論。同學原本非常安靜的狀態,在賴老師與我的鼓動下,逐漸才卸下東方人特有的發言羞澀感。我跟同學說,無論問題高層次或低層次,只要是自己有興趣的疑問,都不妨提出,我也樂於分享意見。不必預設自己的提問已經是高級的,是有水準的,因而尚失溝通的機會,裝懂與裝高級是最不智的。問題如下(我盡力回想,也只能喚回四道問題,我確信我遺漏一至二道提問,若有在場的同學恰巧看到此篇文章,不妨幫我補充一下,感謝。):


A同學:老師剛才講的設計方案,都有結構的考慮嗎?

B同學:最後的方案(Urban Rhizome)的形體是如何操作而來?

賴老師:這樣數位方向的教學經驗中,有遇到的教學障礙嗎?若有,是什麼呢?

C同學:這樣的新式空間在台灣存在的可能性,是否只能存在於網路或書本上?人如何去適應它?


答A:一般而言,僅具有基本的結構概念,並無精準的結構計算與設計。目前的設計潮流,結構的應用,並非只是服務性質的架構,單純負責自重與承重的任務。結構專家的專業甚至引領建築師的設計發展,創造許多令人驚艷的建築案例。跨領域的結合,已讓建築設計有更多元的發展。剛才的案例在跨領域的方向上展現企圖,但礙於設計方案本身仍處於研發階段,也礙於經費,並無實質的結構專業人才溢助,也希望在未來有更實質的合作。
答B:(好像中原、成大的同學也問過雷同的問題,顯然形式較具優勢的案子,還是較容易獲得關愛的眼神。)這個案子比我剛才講解的當代議題研究要完成的早。並無剛才提到程式運算的輔助,或者更精密地說,並無程式運算的更積極參予與控制,而僅是運用已設定好的運算,所以並不能十分緊密地與設計發展相配合。不過剛才的概念是未來還要加強的目標。
答賴:雖然各個學校對數位的末梢神經反應不同,有的較敏銳,有些較遲鈍,不過大致而言,目前主要的問題,在於同學是否主動將數位的基本技術,透過各式方法學習並應用。軟硬體部份都有各自的影響,如果學校設備雖然較齊全,但觀念仍未更新的話,新穎的設備其實會被大材小用,英雄也無用武之地。剔除硬體的限制外,觀念可以被傳遞,但是受教者如果連基本的軟體也不熟悉的話,觀念永遠是紙上談兵。另人非常訝異的是,我所接觸的建築系學生,普遍的連基本的3D軟體都不能上手,五年下來各校的情形幾乎是一樣停滯的,而國外的建築系教育卻已經把3D軟體對建築設計的影響,進一步發展到程式運算或機械人的領域。所以我的期望會是同學自發性的補足自身的技巧,這樣會是比較容易銜接上當下建築設計的發展。一旦機會來臨時,不會措手不及。
答C:(在我回答之前,提到不知目前台中歌劇院的進度,賴老師即刻補充,說明目前礙於台灣的營建技術無法執行,目前求助於日本的營建公司,未來也會因此次的合作而引進更新的技術)。當然台灣會不會、可不可能擁有這樣的新式空間,牽扯很多複雜的原因,可能是政治的因素、經濟的,甚至是學術間的對立、價值觀的差異都有可能影響它的存在。但是它有無可能存在與設計者的設計發展其實有微妙的關係。當然有這樣的環境紋理,設計者在這樣的塭床上發展,固然可喜,不會終究是紙上建築;但是身為一個設計者,有時面對一個艱困的環境,更應勇於創造環境,而非被動被環境牽引,如果對自己的研究有熱情、有信心,其實也有可能採取違反目前市場邏輯的策略,這當然也是必須付出相當的代價的。不過我還是樂觀地相信在台灣,這樣的種子終究會發芽,春天終會來臨。
至於人的適應性問題,因為新的形式與舊有的習慣衝突,短時間可能會有許多不能調適的地方。但是歷史的發展說明這樣的衝突都是正常的過程,每個價值與論述都會找到適切的位置與週遭連結,無論成為顯學或式微與否。建築技術的突破始終會帶來空間的轉變,哥德式教堂的飛扶璧、現代建築的RC構造,都摧毀某些過去的經驗,與塑造新的空間。只要樂觀的態度面對,改變與適應都不致成為問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