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轉登了一則變形金剛的文章,因為轉貼聯合報和其來源的英國的新聞,所以包含中英兩種語言。今天赫然發現一則來自陌生訪客的回應,而且是英文的。
他說「很高興這是雙語的部落格.....」。我並不確定這是否是來自外國人的聲音,但對於這個意外,讓我確實有了這個念頭,用雙語來記錄事情。
我始終覺得我在從事一件國際性的研究,雖然看起來非常在地,事實上也是在台中縣市交界處和龜山鄉授課,一個人在台北鑽研在國外是一整個團隊在從事的工作,週遭也很少有人可以交換心得(可惜學校的學生也常常沒眼光、不識貨...)。我想我的網路空間是可以擴展它可及的範圍,像某些一直對外太空播放地球訊息的工具一般,企盼某天外星人真的來訪;或者像lost影集那法國女人播放的求救信號,聯繫到不可知的接觸。
我想中英文混著記錄會是件有趣的事,therefore我想大聲說「中文外的世界,here I come!」
4 則留言:
您好
無意中進到你的網站
我也是今年要申請進AA的學生
目前所有程序都在進行中;
如果我沒看錯你應該是AA畢業的
所以很想從AA畢業的學生口中多了解AA一點
如果不嫌麻煩
還要請問你那時的作品集是如何準備?
我自己目前高三今年畢業
作品除了素描根本沒有其他的了
麻煩你!
哈~酷斃了
邁向國際化!
:)先生/小姐您好
關於AA的正式官方資料,應該有多處可獲得,我不敢說我是專家,但如果是心得或看法,我很榮幸與樂意可以與您分享些許。
AA應該有百年來的歷史,如果沒搞錯記錯的話(我不負責任喔!),當初是為了在英國既有學制的束縛下,另謀建築的出路。我比較熟悉的AA歷史始於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時正當我在東海建築求學,AA由Alvin Boyarsky當校長,他是位有前瞻性與熱忱的經營者,邀請到許多當時尚未大紅大紫的建築專業者,在此校實驗他們的想法與理論,如Rem Koolhaas等。透過教學,AA便是他們的舞台,他們可以發出對未來的看法,透過AA出版物將理論傳遞出去。對於一間私人的小建築學院而言,她走出一條影響世界建築潮流的路,足以抗衡所多資金較豐沛的長春藤名校。
當初AA之所以要從既有教育體制出走的詳細原因我並不清楚,但是有一點我很明確的是AA確實跟其他英國的建築學校不太一樣,她很強調她的前衛性,這是她的基本精神,突破創新是此校師生間共通的普遍價值。您或許覺得我在說一些不著邊際的廢話,哪一所不是追求創新呢?其實這是有差別的。比如說哈佛大學對一般大眾而言,是全世界第一流的學府,但是她的建築系的期許,是比較偏向訓練出一位專職的建築師,所以即便仍具創新的意圖,課程的安排、觀念、意識形態、作為上都不至於太前衛。比如說對於作品的完成度而言,一般學校會以平面、立面、剖面來做為檢驗學生對建築了解的程度,但是AA可以接受為了一個激進的想法,而不以上述的檢驗標準為依據。當然這是見仁見智的看法,但如果要選AA,我個人是比較建議與期待有這樣的魂才去這樣的學校,而不是美國長春藤的名校選不上才去AA的,因為本質的價值觀確實不同。
AA是所國際的學校,亞洲人蠻多的,英國人反而不多,因為不管英國本地人,還是歐洲生,也要繳和亞洲人一樣的學費。但是其他學校對英國人和歐洲人有提供較優渥的學費,好像只有亞洲人的1/10,所以AA的英國人很少。願意來AA的歐洲生,一般而言,不是太有錢就是蠻有企圖的。
AA求學時,我師承荷蘭人Raoul Bunschoten,的確讓我開了眼界,深深知道過去在台灣的建築教育實在差人一大段距離。最大的衝擊是設計與科學的邊界是模糊的,這與許多對設計的成見如靈感、感覺等是極不相同的。
作品集我是整理大學的畢業製作,不過這是97-98年的事了,挖!十年了!所以你應該問問較年輕的人吧!
你問的很籠統,我就順口說說,給您參考參考。
Offliner您好:
感謝留言,雖然我也知道您是單純給我鼓勵,但是我也想藉機強調此事的脈絡。
這個國際化,不全是我的緣故。
這是這個時代的運作模式,我只是做了一件相較下比較符合這模式運作的一件事而已。
有些人常常以為自己很國際化、全球化,引以為傲,但其實自己不知自己只不過是這個時代運作模式下的一件商品而已。我們應該看如果搭上了這個潮流,我們做了什麼?我們做的事如果全球化,可能是像sars一般散播危害,也可以像關懷一般,救濟地球另一端的災民。
確實賣到香港,但就商業而言,不就是通路達到雙方的利潤罷了!外語留言,不過是網路的現象與結果。作為創作者,樂於見到流通,但不敢過於解讀。
與您分享心情。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