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3日 星期一

【from BBC】Krugman wins Nobel for economics


American academic Paul Krugman has won this year's Nobel economics prize, it has been announced.

The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 said the award recognised his analysis of trade patterns and where economic activity takes place.

It said Prof Krugman, 55, who teaches at Princeton University, had formulated new theories that answered questions about free trade and globalisation.

Prof Krugman said he hoped the $1.4m win would not change his life greatly.

"The prize will enhance visibility but I hope it does not lead me into going to a lot of purely celebratory events, aside from the Nobel presentation itself," he said.

Prof Krugman lectures in economics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 at Princeton University in New Jersey, and also writes a regular colum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He has long been a fierce critic of US President George W Bush's administration, arguing that its economic policies have helped spark the current financial crisis.

The Nobel jury said Prof Krugman's work had led to theories that could help explain the effects of free trade and globalisation and the driving force behind worldwide urbanisation.

'Terrified'

"He has thereby integrated the previously disparate research field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 geography," the academy said in its citation.

Prof Krugman's approach was based on the concept known as economies of scale - that many goods and services can be produced at less cost in long series, the citation said.

His research had showed the effects of that on trade patterns and on the 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it added.

Speaking after the announcement of his win, Prof Krugman gave his verdict on current efforts to stem the global financial meltdown, saying: "I'm slightly less terrified today than I was on Friday.

"We are now witnessing a crisis that is as severe as the crisis that hit Asia in the 90s. This crisis bears some resemblance to the Great Depression," he said.

Prof Krugman's award is the last of six Nobel prizes announced this year. It is not one of the original Nobels, having been created in 1968 by the Swedish central bank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

戳破亞洲奇蹟 克魯曼獲諾貝爾獎

2008-10-13【中廣新聞/劉剛】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學者包羅.克魯曼今天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瑞典諾貝爾獎委員會說,克魯曼對貿易規律跟經濟活動的精闢分析,使他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這個獎將在十二月十號頒發。

克魯曼:紓困案應接收所有權非僅不良資產

【中廣新聞/董媛瑜】

針對金融風暴,剛剛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克魯曼日前在紐約時報撰文指出,布希政府動用七千億美元紓困金融市場的方案非常不當,缺乏監督機制,且單純的收購不良資產,有如讓當初闖禍的人獲利,既不合理效果也讓人懷疑。不過,這項方案已經經過修正。他認為政府應該就像聯準會一樣,接收公司的所有權,而非只收購不良資產。

這次金融危機,克魯曼認為,大致分四個階段發生。先是房市泡沫破裂、房貸遭到拖欠,房屋遭查封,拖累不動產抵押貸款擔保證券(MBS)價格下跌。

克魯曼認為,保爾森準備用來購買不良資產的7000億美元計畫,可能破解第四階段的惡性循環,但是否真能如此,仍然很難說。

克魯曼:「市場」不能當教條

【中廣新聞/董媛瑜】

剛剛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美國知名經濟學家克魯曼,他在1994年擔任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時,曾經正確預言亞洲經濟繁榮僅是假象,隨後亞洲金融危機發生因而聲名大噪。克魯曼雖然承認「自由市場」難以取代的優越地位,但是他強調:一旦將「市場」當成教條,會在很多的政策討論上將會出現盲點。

經濟大師克魯曼是第一個對亞洲經濟奇蹟,提出悲觀論點的學者。他在「全球經濟預言」一書中,大膽提出亞洲的經濟奇蹟,是由快速增加的勞動和資本所帶動,並非藉由效率的改善所帶來的成長,由於投入導向的成長有其限制,所以亞洲的成長一定會趨緩,而且奇蹟無法再被複製。當時他的意見被認為是少數派的大膽發言,並未受到重視。直到1997 年的亞洲出現經濟危機,證明他有真知灼見。

戳破亞洲奇蹟 克魯曼獲諾貝爾獎

克魯曼同時批判「國家競爭力」一詞。克魯曼提出,世界經濟是一個複雜的網路,國與國之間貿易的目的在於需求上補弱增強,而非弱肉強食,每一個國家都能找到適合出口的條件及產品,一國貿易的興盛,與他國生活水準的降低並無直接關係。「競爭力的重要性」只不過是有力人士用來掩飾自我利益的藉口。

諾貝爾經濟獎 克魯曼終於到手

2008-10-14【閻紀宇/綜合十三日外電報導】

瑞典皇家科學院十三日宣布二○○八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學者保羅.克魯曼(PaulKrugman)以「對於貿易模式與經濟活動區位的分析」獲得殊榮,獨享一千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四千五百萬元)獎金。克魯曼名滿天下,他不但學術成就卓越,更是擁有廣大讀者與影響力的專欄作家。

沒想到好消息 來得這麼快

克魯曼現年五十五歲,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創立四十年來第三年輕的得主,目前擔任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與國際事務教授,更為人熟悉的身分則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他在獲知得獎之後坦誠表示,他原本就自信有朝一日會榮膺桂冠,只是沒想到好消息來得這麼快。

提出新理論模型貢獻良多

瑞典皇家科學院指出,克魯曼對國際貿易與經濟地理學貢獻良多,早在一九七九年就打破傳統觀念窠臼,提出新的理論模型,解釋傳統理論力有未逮的「產業內貿易」(intra-industrytrade)現象,顯示規模經濟(economiesofscale)如何影響貿易模式與經濟活動的區位(location),大幅改變了相關研究的方向,並激發出新的研究領域。

克魯曼生於紐約長島猶太家庭,早年醉心歷史,後來入耶魯大學主修經濟學,在麻省理工學院拿到博士學位,進入普林斯頓之前,曾任教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與史丹福大學等名校。克魯曼的第二任妻子蘿蘋.威爾斯,也是普林斯頓的經濟學家,兩人合著了不少的專書。

廿四歲嶄露頭角 無意仕途

克魯曼天才早發,廿四歲時建構匯率崩潰危機的初步模型,廿六歲時寫出改變國際貿易研究的關鍵論文,一九九一年榮獲美國經濟學會頒發專門獎勵年輕優秀經濟學者的「克拉克獎章」(JohnBatesClarkMedal)。一九九三年柯林頓總統上任時,各方原本預期克魯曼將擔當經濟重任,但他直言無隱的性格不為當道所喜,他也自承性格實在不適合做官。

一九九四年克魯曼任教麻省理工學院時,預言東亞與東南亞經濟繁榮僅是資本與勞動力膨脹之下的假象,難以為繼。後來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克魯曼也因先知先覺而聲名大噪。
從一九九九年開始,克魯曼每周兩次在《紐約時報》發表專欄,很快就被譽為美國最重要的政治經濟專欄作家。

對布希政府筆伐 不遺餘力

克魯曼的文章深入淺出,但是自由派立場鮮明,對布希政府,從減稅到伊拉克戰爭口誅筆伐不遺餘力。

除了學術著作等身之外,克魯曼為一般讀者寫的作品也好叫座,去年出版的新作《下一個榮景:當經濟遇上政治》(TheConscienceofaLiberal,中譯本由時報出版)探討社會與經濟的不平等,對政治層面著墨尤深,並警醒世人勿冷漠以對這個議題,否則將錯失撥亂反正的良機。

國內學者看克魯曼 國貿理論開創者 預言亞洲金融風暴

【林上祚/台北報導】

經濟學家克魯曼最為人稱道的是他最早預測到亞洲金融風暴的發生,在媒體上又以敢言著稱,不過中經院院長朱敬一認為,克魯曼是國貿理論與空間經濟的開創者,對於知識經濟時代的經濟研究有很大啟發。

朱敬一表示,今年五十五歲的克魯曼,其實早在一九九○年,就贏得俗稱小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克拉克獎,克魯曼是全球第一個將區位經濟、國際貿易理論與規模報酬遞增三項理論融合在一起的經濟學者,在國貿理論與空間經濟都是開創者。

朱敬一表示,知識經濟因為具備共享性質,因此有規模報酬遞增現象,勞力與資本密集的國家,經濟發展達到一定規模,就會遇到瓶頸,但是像美國微軟所帶動的個人電腦展業,只會與時漸進不斷茁壯,國際貿易理論如果考慮到知識經濟引發的規模報酬遞增效應,根本預測不到所謂的均衡現象。

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表示,一九九四年墨西哥發生金融風暴,克魯曼最早推斷,亞洲國家可能發生類似金融風暴,克魯曼認為,亞洲經濟型態基本上是仿造歐美發展模式,資本廣度很高,但透過技術改革升級的資本深度不足,導致研發能力不足,長期發展會遇到瓶頸。

殷乃平說,亞洲當時每個國家同時發展鋼鐵、造船與汽車等工業,導致傳統產業出現供過於求,是金融風暴發生的主因。
殷乃平認為,在全球金融風暴發生的今天,克魯曼的得獎很具象徵意義,畢竟華爾街近年來強調的金融創新,就是把銀行流動性很差的產品,包裝成產品銷售,把風險移轉出去,利潤留在銀行裡,由整個社會承擔流動性風險。

金融創新是經濟發展一項正面的力量,但金融創新包裝過頭出的問題,衍生的風險槓桿運用失控問題。

大和總和研究台灣區研究部主管劉憶如表示,克魯曼在國際貿易理論界地位崇高,台大與政大管理學院的國貿理論,很多都是用克魯曼的著作當教科書。

劉憶如表示,推動國際貿易背後,最重要的推手,就是經濟學家李嘉圖的比較利益法則,克魯曼主張,亞洲國家在貿易過程,透過國際貿易進行交換,透過貿易讓自己獲得技術的提升,但是市場這一雙看不見的手,有時後會市場失靈,這時候短暫的行政干預,反而是恢復市場秩序最有效的方法,克魯曼理論上,也支持有效監理防止金融風暴的必要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