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7日 星期五

單晶片微電腦


近來參加單晶片微電腦的課程,為期二個月的課程大約快結束,算是一門簡單的入門介紹。課程最後會做出一個時鐘兼碼表的多功能工具。看似平凡無奇,但是其中許多程式編寫,與初步的硬體了解,對於我這個門外漢而言,還是既新奇又極具挑戰性。
同學多半是相關行業的從業人員,有一位吳先生是電機背景,對電子而言也不能算是本業。但是他極具熱情,投入認真,也樂於助人,求學問實事求是一斯不苟的態度值得學習,也是自我要求一貫做事的態度。感謝他在課堂上的協助!
單晶片微電腦或稱為「微控制器」,其實存在於我們的週遭,舉凡家電電器、交通工具、隨身物件等等,只要存有利用單晶片來控制,操作一些簡單的表演(performance)如馬達運轉、顯示器、感應器等等的開與關,都算是單晶片的應用範圍。它是英特爾目前強大處理器在好多世代以前的分支親戚,可以處理運算、記憶都不需那麼強大的環境內。而這些環境剛好就落在我們日常生活的使用需求上。如汽車防盜器、LED顯示器、電子鍾等等。
為何要學單晶片微電腦?簡單說是為了要實踐建築的人造生命。
結合目前有興趣的生物研究,我期待有令人振奮的結果。

2008年6月21日 星期六

活潑建築之旅第十三站_蘭陽技術學院

6/18 應大學同學謝子良助理教授之邀請,來到蘭陽技術學院做創意產業與建築設計的講座演講。我搭的是早上7:30海線的火車,沿北海岸前進宜蘭。最近天氣上午都還不錯,陽光很燦爛,但下午都會來陣快又急的大雷雨。天氣不錯,從火車窗可以清晰地遠眺龜山島,靜靜地躺在閃爍的海浪中。其實與雪隧比較起來,搭乘火車雖然比較耗時,但一路上的景緻還是很美,很誘人;在不是很擁擠的車廂內,與陌生人交錯共處的氛圍下,多了些不可預測的意外與期待。

我的講演,主要是談「活潑建築」的內容,以電腦科技的發展對於建築設計的影響,來看創意產業的出路。創意產業談的是如何在既有的框架下,比較早洞見趨勢、引領趨勢,讓眾人跟隨形成新的消費。我的講演比較聚焦於創作者前端的事,後端的架構尚未討論。

會後與談人陳老師、錢老師以及王老師分別提出有趣的意見與問題。包括教學上比較大的困難、書名與內容的關係、如何與電腦的設計結緣等等。

教學上比較困擾的問題有二,分別為思考的熱情與習慣,以及單純的技術熟稔程度。台灣的學生對於軟硬體的使用,相較於其他先進國家的學生而言,是比較貧瘠的。這對於電腦應用的設計課而言是不利的。解決的方法也不算難,就是鼓勵大家開始去使用他,自然就會好轉。比較難的是同學思考的習慣與對日常生活的觀察。設計與生活的細節是息息相關的,但是同學通常只習慣於在設計課的作業裡談設計,與生活的經驗斷裂。同學願意在追男女朋友時,投注大量的心思,思考諸多可能性的發展、留意對方細節的反應,卻對於其他生活週遭的事物,抱持理所當然的態度。這無異將自己與生活世界切割,所做的設計自然不切實際。養成敏銳的觀察與思考的習慣是重要的。

書名活潑建築,其實與英文書名有一些差距,若直翻英文(Responsive Volatility),應類似"回應的活性",但因書的內容已屬太硬,怕又嚇退讀者,故取一個較可愛的名字"活潑",但是她也不是只是可愛,或多或少還是依循原書的意旨。化學裡有所謂的「惰性金屬」,不容易與其他元素反應互動,也有另一族群的元素,具有較強的活性,時時刻刻等待與其他元素反應的機會。我所期待的建築,是屬於後者的,在特定的處境下,隨時介入週遭的環境,與人結合、互動反應,而這也應用在其自身的結構裡。非常活潑,不是嗎?

接觸電腦,是個不得不的選擇。目前在這類新的領域的開拓,依賴電腦的程度很深,而這些是非單純人腦所能取代的。例如演講中所謂的「突現現象」,是數千數萬的個體所形塑的新紋理,人腦是無法負擔這類的運算的。

今天是研討會,今天不賣書。但非常感謝在這樣的場合與機會,持續談論我對建築的遠景與想法,希望更多人相信、投入我的夢想,一起打拼。台灣設計站起來,多點research,少點抄襲,創意產業自然水到渠成。

2008年6月19日 星期四

skin & skeleton, 皮層與骨架


In year 2003 and 2004, I submitted 2 competition entries based on the research I did around that time, one for the 921 Chi-Chi Earthquake Memorial, the other for the Paris 2012 Olympic Games Landmark. The 2 projects share the same research background, the skin and the skeleton, even though the themes of the 2 competitions are not quite similar.

Since the BMW Gina car model has come out with an astonishing achievement of what I dreamt of in those projects several years ago, I wanna post 2 images from those 2 projects seperately to show my respects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is fantasy.
Good job! BMW!
2003與2004年時,我根據我當時的研究,參加了二項競圖,其一是921集集地震紀念公園,其二是巴黎為了爭取2012年奧運所辦的地標國際競圖。雖說兩者在競圖主題上不盡相同,但他們卻同源於共同的研究背景─皮層與骨架。
因為日前BMW Gina模型車以震撼世人目光般面世,此成就是過去這些年我所做某類案子的夢想,所以我想貼上二張與此相關案子的照片,表達我對夢想被實踐的敬意。
好樣的!BMW!

2008年6月15日 星期日

BMW GINA Light Visionary Model, 機械人造生命!?



早上小皓傳來日前面世的新BMW原型車(模型車)。
似乎自己過去在動畫中所做的效果,今天的科技已經一一落實。
她的皮膚可皺摺,可開啟,可透光,令人讚嘆。

related news: http://news.u-car.com.tw/news-detail.asp?nid=7657

許多異想天開、或被稱為不負責任的想法,其中還是有前瞻性的可能。忠於自己的想法,盡量實踐,與人溝通,夢想終究有落實的一天。電影「幸福來敲門」裡面,有一幕父親與兒子的談話,父親告訴兒子說,「不要讓任何人告訴你不能做什麼!」。

最近在學校碰到學生問有關畢業設計的疑惑,通常在「畢業設計做這個會過嗎?」問題打轉。只求過,不問自己的理想與價值,即便「重裝」,對我而言還是廢鐵。追逐自我理想,即便結果未臻成熟,有「輕食」的嫌疑,對我而言仍是珍寶。當然自我不能因出發點為良善,而當成不成熟的藉口,學校的畢業關卡也不宜只是制式價值的守門員,絕對是扼殺創造力的劊子手。瞧那些擔心受怕的學生,會有創造力才見鬼呢?

2008年6月6日 星期五

數位工具的迷思

前些時候與幾位學生在閒聊時,言談中觸及到一些容易造成似是而非卻又習以為常的數位觀點,姑且稱為一種「數位迷思」,我想趁著同學有熱情辦系刊物,又殷殷催稿叮嚀的機緣下,在此也補充個人片斷的想法與回應,希望拋磚引玉導引出更多關於數位設計的討論,有助發展以設計思考為出發點的數位建築觀念。

台灣建築系學生普遍對於數位軟、硬體的使用,相較於歐美許多建築系學生而言,是相對弱勢與貧瘠的。這不算小的差距,也多少透露出學生對於數位工具的陌生,以及對於未知世界賦予奇幻般的憧憬,而這些應該是造成觀念偏差的主因。

故事是這樣的:我那組的寶貝學生們上了半學期之後,對於本組被他人歸類或冠上為「數位組」名稱而感到不解與納悶,大概覺得上了半學期的課,也沒有被要求「Paperless」,也沒畫3D模型動畫,也沒成天耗坐在電腦前,只有不斷地以手工做生物模型(我要抗議,我有要求要使用雷射切割機喔!),以目前的上課狀態,實在離原先他們所期待的數位魔鬼訓練營有落差。這樣的疑問,開啟了我們之間關於數位設計的討論。

我想不必爭論的,以目前使用工具的情形(包含同學沒盡量使用雷切),的確不能稱得上工具數位化,這是造成同學心理落差的主因。但也由於同學對於數位工具(衣裳)的飢渴與膜拜,無形中也建構了與其息息相關的「數位迷思」。而這正是我想要釐清的數位觀念。

當數位革命來臨,我們週遭使用的器具不斷地更新交替,機械操作的原則,從機械類比轉換到數位訊息的傳遞,完成器械的做工任務,例如從唱盤、錄音(影)帶到CD、DVD,我們稱為數位化。數位技術改善了單位體積所能儲存的容量大小,現在仍在不斷進步中,也大幅改變傳遞的範圍與速度,這無疑是數位革命所帶來影響日常生活的果實。當然設計工具的數位化,無可避免地也是數位革命浪潮的其中一環。從早年AutoCAD開始輔助建築製圖,到晚期MAYA、3DMAX、Rhino等各式軟體在設計專業所引領的趨勢,所開創出的嶄新設計內容與思考。

由於數位革命已進行為期不算短的時間,影響的範圍遍及各個領域。有的硬體工程師專門為工廠設計自動化設備,稱為生產自動(數位)化。有的軟體設計師為各式行業設計營運軟體,稱為管理數位化。各式網站提供多樣平台,讓數以千計的人潮在瞬間發生關係,稱為行為虛擬(數位)化。我們所處的世界,到處充滿著各式各樣的數位型態,「數位」兩字廣泛地泛指與數位化相關的任何事物。而原本單純的「數位」觀念遇到了以創意為重的設計專業時,數位的定義即被賦予另一層的任務。一位肉品加工機械的硬體工程師的主要任務,即是將原本的人工製作流程,透過機械晶片與程式設計,“複製”出控管更精密的機械流程,符合更大的經濟效益,便是成功的數位範例。但是對於設計專業而言,除了「複製的」數位化以外,被數位工具所引爆的數位觀念與內容,甚至比單純的數位化更重要。

如果沒記錯的話,前些時候有一所國立大學的研究所,幫忙故宮博物院做龐大的典藏數位化工作。也許在網路上,也許在展覽中,透過數位化的轉換,達到更具影響張力的效果,這無疑是博物館必須面對的數位抉擇。而這樣工作的數位成分,比較傾向在技術的層級上發揮數位的魔力,當然在技術的執行上仍然有創意揮灑的空間,但畢竟本質上它是複製再現另一項事物,數位工具服膺於某一種既有架構。另一個常被提及的範例,是蓋瑞的畢爾包古根漢博物館,它無疑是九○年代後期,讓世人驚艷的偉大作品,但是它的數位成就是服膺於蓋瑞個人揉合建築與藝術的超凡經驗,電腦仍是僕人般複製蓋瑞過往的經驗。曾經在雜誌上,看到一件標榜為數位的建築作品,它扭曲的建築造型與渲染效果,以及特殊訂製的骨架,的確是數位工具的成果,但是它的文字說明透漏扭曲的造型是臨摹鄰近的山形菱線,卻突然讓人有時光倒流的感受。上述例子不容否認的確都是數位化的作品,但是若要求嚴格些,可惜的是數位化工具的可能性並未被開發。

回到我早先所提及的「數位迷思」,要變成看起來像是數位相關的設計者其實不難,只要開始去使用數位工具,浸淫在數位的環境裡,旁人很難撼動自己所堆砌數位城牆。可是要成為數位設計的先驅者,是要在數位工具的輔助下,擺脫過去的束縛,開創新的原型架構,而這另一層的數位設計,往往是比較艱難而晦澀的,因為它主要的基調,並不在複製而是指涉未知;數位工具不是被馴服在過往的認知,而是建構新的工具理性。一個理想的數位設計組別,應該在數位工具的使用上,賦予開創新局的任務,而新局的內容端賴於對新時代的了解與想像。本組目前進行的課業並不聚焦在數位工具的熟悉,而是擺在新時代思潮的內容,而數位工具如何輔助這項工程會是各位下一步的課題。

最後,我想是不是數位組的頭銜是多餘的,但是釐清數位觀念的想像是必要的。

2008年6月2日 星期一

活潑建築 in MIT


日前一位在MIT的友人,寄來一封電郵,說他很驚奇地看到活潑建築在美國MIT出現(不知是圖書館還是其他書店?看的出來的高人請指點迷津!※※※經查是MIT Press的Book Store)

其實這件事也可以高興,也可以不用高興!

不用太值得高興是因為,這其實是物流的結果,是全球化的一小部份,也稱不上太大成就,就好比一頭豬在整個肉品物流中,很忠實的扮演它該扮演的角色。也可以值得高興的是,即便它的確是物流的結果,但是物流市場也會挑貨物的品質,決定物流的範圍。畢竟此書還是有一定品質,能被運送到MIT,似乎有那麼一些連結。至少那些參觀旅遊的中文建築暢銷書,似乎不應被物流到該市場吧,讀者對象設定不同,書本內容自然不同,當然就有不同的流域與結果。

這是一本完全無視台灣市場現況的書,內容調性甚至語言編排都對市場提出不被看好的挑戰,數家出版社都一致認為"沒市場"而不願出版。他們對於市場的掌握是對的,無庸置疑,他們也都有抱負理想,但實際的狀況不允許他們去做這種事,我能體諒。但我不一樣,我可以打游擊戰,也因我的熱情與建築專業驅使我義無反顧撩落去幹這種事。

這是一本接受東海1/3補助,個人出資2/3的書,所幸受到諸多朋友與學生的情義相挺,出版印刷的費用似乎已經cover過來,但是所投資的心力勞力,若以扣除印刷費用剩餘的錢平均下來,大概連麥當勞的工讀生的時薪都還差一大截。但事情從不是這樣來解讀的,這是一種原型(prototype)投資,我相信這本書已經逐漸在改變一些事情,撼動既有的某些架構,在讀者心裡某個角落。好比這次遠在大西洋彼岸的MIT的某個書架上,這種異地相遇的感動,由驚奇的悸動到沉靜的思考,這種體驗絕對是無價的,而一切努力都證明是值得的。

有為者亦若是!大家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