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1日 星期六

活潑建築之旅第十三站_蘭陽技術學院

6/18 應大學同學謝子良助理教授之邀請,來到蘭陽技術學院做創意產業與建築設計的講座演講。我搭的是早上7:30海線的火車,沿北海岸前進宜蘭。最近天氣上午都還不錯,陽光很燦爛,但下午都會來陣快又急的大雷雨。天氣不錯,從火車窗可以清晰地遠眺龜山島,靜靜地躺在閃爍的海浪中。其實與雪隧比較起來,搭乘火車雖然比較耗時,但一路上的景緻還是很美,很誘人;在不是很擁擠的車廂內,與陌生人交錯共處的氛圍下,多了些不可預測的意外與期待。

我的講演,主要是談「活潑建築」的內容,以電腦科技的發展對於建築設計的影響,來看創意產業的出路。創意產業談的是如何在既有的框架下,比較早洞見趨勢、引領趨勢,讓眾人跟隨形成新的消費。我的講演比較聚焦於創作者前端的事,後端的架構尚未討論。

會後與談人陳老師、錢老師以及王老師分別提出有趣的意見與問題。包括教學上比較大的困難、書名與內容的關係、如何與電腦的設計結緣等等。

教學上比較困擾的問題有二,分別為思考的熱情與習慣,以及單純的技術熟稔程度。台灣的學生對於軟硬體的使用,相較於其他先進國家的學生而言,是比較貧瘠的。這對於電腦應用的設計課而言是不利的。解決的方法也不算難,就是鼓勵大家開始去使用他,自然就會好轉。比較難的是同學思考的習慣與對日常生活的觀察。設計與生活的細節是息息相關的,但是同學通常只習慣於在設計課的作業裡談設計,與生活的經驗斷裂。同學願意在追男女朋友時,投注大量的心思,思考諸多可能性的發展、留意對方細節的反應,卻對於其他生活週遭的事物,抱持理所當然的態度。這無異將自己與生活世界切割,所做的設計自然不切實際。養成敏銳的觀察與思考的習慣是重要的。

書名活潑建築,其實與英文書名有一些差距,若直翻英文(Responsive Volatility),應類似"回應的活性",但因書的內容已屬太硬,怕又嚇退讀者,故取一個較可愛的名字"活潑",但是她也不是只是可愛,或多或少還是依循原書的意旨。化學裡有所謂的「惰性金屬」,不容易與其他元素反應互動,也有另一族群的元素,具有較強的活性,時時刻刻等待與其他元素反應的機會。我所期待的建築,是屬於後者的,在特定的處境下,隨時介入週遭的環境,與人結合、互動反應,而這也應用在其自身的結構裡。非常活潑,不是嗎?

接觸電腦,是個不得不的選擇。目前在這類新的領域的開拓,依賴電腦的程度很深,而這些是非單純人腦所能取代的。例如演講中所謂的「突現現象」,是數千數萬的個體所形塑的新紋理,人腦是無法負擔這類的運算的。

今天是研討會,今天不賣書。但非常感謝在這樣的場合與機會,持續談論我對建築的遠景與想法,希望更多人相信、投入我的夢想,一起打拼。台灣設計站起來,多點research,少點抄襲,創意產業自然水到渠成。

2 則留言:

乙醬 提到...

"設計與生活的細節是息息相關的",說的真好!!

推薦二冊書
"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美國都市街道生活的啟發" ~ 珍,雅各
"建築模式語言" ~ 克里斯多夫,亞歷山大

生物有機的原點是否是機能?
"Forms follow functions." ~ 乙醬(魔鬼代言人)

匿名 提到...

感謝乙醬先生的推薦書,珍,雅各的書emergence中也有提到。